其實我原本以為這本書是散文或是意象穿梭、結構精緻的那種純文學小說,但現在看來比較像是類型文學?女同志文學?
《向光植物》是一本很可愛的小書,雖然在以異性戀為主的小說裡頻繁看見(甚至泛濫)的一些情節,在這裡也都有了,但因為是同性之愛,外界的眼光和自己的眼光都不同了。甚麼才是喜歡,甚麼是愛?社會上沒有一個樣本符合妳的感情。甚至李屏瑤又寫了更多一點的,同時也留了更多空白的,那一段三人行的日子,我們之於彼此到底是甚麼關係呢?我覺得這樣的空白和不明說其實別具意義,每一段親密關係中,沒有甚麼是該被規格化或貼標籤的,別說社會上的各種真愛觀,教導人們、給予定義與規範;除了身處在關係中的你我她,其他人到底憑甚麼下定義?作者憑甚麼?讀者憑甚麼?
所以呈現相處細節卻刻意不寫結論,所以思考。這樣不過度傾訴、過度迷濛、過度美化,而保留了一段親密關係的完整,使其不會被定義而受到擠壓。
亮點都小小的,不是那種歷經風霜後看透人世的犀利見解,或受到壓迫產生的自溺自厭,而是每個篇章,那個第一人稱壓抑而節制的語調在故事行進間的小小體悟;那些對自己和自己的情感、處境的理解,有時候是清亮的、溫熱的,有時候是回過頭來看的遺憾,但是語氣又不盡是遺憾,反而是一種了然,對於稚嫩自我的疼惜。就像這整本書帶給我的感覺,從封面到內裡文字,那樣白淨清亮、沉靜與生命力,好像主角隨時都在窗明几淨,陽光輕灑的狀態中,面對心動曖昧的時刻、受挫的時刻、直面死亡的時刻,甚至在主角厭世而自我封閉的時候,都是那樣清清淡淡的,不爆裂不張狂,就像封面的那一盆植物一樣。
很後設的,我想說這就像文學的本質,僵硬的白紙黑字,可是李屏瑤想要透過這本書、這些文字,讓那些快要被折斷的小女孩們,知道自己也可以像主角一樣好好的長起來。
留言列表